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

问题驱动的教学设计策略

2021-12-24 13:21:18教学设计
黄丰问题驱动教学法不仅能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技能,在小学科学教学

黄丰

问题驱动教学法不仅能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技能,在小学科学教学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小学科学教学为例,明确了问题驱动法设计的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问题驱动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一、问题驱动的设计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问题驱动教学法旨在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因此问题设计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一方面,教师应根据本班学情设计难易适度的问题。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认为,稍有难度的内容可以引导学生突破最近发展区。因此问题设计既不能“揠苗助长”给学生带来负担,也不宜太过简单令学生觉得索然无味。另一方面,问题须贴近生活实际,科学现象、科学知识蕴含在具体的生活现象中,借助真实可感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简化理解过程,同时也起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

(二)探究性原则

尽管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也会有意识地提问来推动教学进程,但设计的问题大多缺乏探究价值,没能给学生带来思维层面上的启发。而问题驱动教学法非常注重问题的探究性,力求让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所感悟。通常而言,引出问题的情境都是学生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但所探究的问题则涉及他们的未知领域。这就会促使学生运用他们的科学知识、科学思维,在已知和未知之间建立起联系。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体系将逐渐完善,在消化理解科学知识的基础上还能进一步形成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只有遵循探究性的原则,才能确保问题驱动教学的质量。

(三)系统性原则

在运用问题驱动教学法时,往往需要设置若干个问题。如果教师随意设置问题,那么就可能导致学生的思维混乱,进而使之对课堂失去兴趣;相反,如果精心设计巧妙安排问题,则可以引导学生形成逻辑思维体系。因此,问题驱动的设计还必须遵循系统性原则。所谓系统性原则,就是问题与问题之间要逻辑清晰、层次分明,既有单独存在的意义,又同其他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有意识、有目的地发散学生的思维。只有令每一个问题都环环相扣,才能使课堂“引人入胜”。

二、问题驱动的教学设计策略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问题驱动教学法的核心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因此问题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问题情境是为教学服务的,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第二,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取材于生活,有效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积极性;第三,问题情境的作用不能局限于导入新课,而要贯穿教学始终,从问题的提出到解决再到反思都紧紧围绕问题情境来展开。譬如在《无处不在的力》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了解“重力”,笔者先抛出问题“为什么熟透的苹果会落地”。问题一出,学生就陷入了沉思,类似苹果落地的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大家都从未深究背后的科学原理。此时,笔者再引出“地球引力”的概念,由于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因此在讲解过程中他们都非常认真地听。在学生初步了解地球引力、重力相关知识后,笔者又提问“如何证明地球引力的存在”。学生利用测力计、苹果等道具进行实验发现,苹果的确受到垂直向下的重力,且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苹果的质量成正比。通过“苹果为什么落地”问题情境,让学生对重力产生的原因、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的大小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教学目标也就顺利实现了。

(二)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问题驱动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中文直译是基于项目的学习。它强调对问题的刨根问底,学生解答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习得知识、形成思维的过程。鉴于小学生学科基础还比较薄弱,且动手能力参差不齐,在探究问题的环节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一来小组合作给学生观点交流碰撞提供了机会,二来也有利于发挥每一位学生的特长,培养他们的协作能力。如在进行《植物的一生》教学时,笔者提出问题“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有学生指出种子大小、饱满程度直接影响到能否顺利萌发,也有学生认为水分、温度等外界条件同样非常重要,他们七嘴八舌一番争论后没能得出确切的答案。于是笔者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通过实验的方式来探究问题的答案。各小组在交流讨论后,决定用控制变量法来证明,经过多次更换种子和调整实验条件,最终发现种子萌发受到自身和外部条件的共同影响。所选的种子必须具备有生命力且完整的胚、营养储备充足、不处于休眠状态,环境条件则必须温度适宜、水分充足以及提供空气(氧气)。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的方式,不仅让学生系统学习了本章节重难点知识,而且还培养了他们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严谨思维。

(三)反思总结深化问题

问题驱动下的小学科学课堂无疑是精彩纷呈的,但小学生还缺乏全局眼光,不能自行梳理当堂课的知识点。因此,教师还应对整节课进行反思总结,帮助学生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首先,可以带领学生回顾一遍问题情境的创设和探究过程,使他们明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其次,反思教和学还存在哪些不足,以便不断完善问题驱动教学法的应用策略;最后,还可以借助一两个问题来拓展延伸,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深化理解。如在《能量的转换》一课教学结束后,学生大致理解了能量转换的概念,于是笔者又提出问题“水电站发电是基于什么原理”。学生通过课后查阅资料,得知水电站发电是将势能转化为动能,再转化为电能的过程。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学生将课本上的科学知识与生活现象建立起了联系,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不仅如此,这个问题还涉及了“節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相关知识,为后几课的教学打下了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问题驱动教学法不仅能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技能,在小学科学教学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设计问题时,教师应遵循主体性原则、探究性原则以及系统性原则。同时要依托具体的教学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问题,唤醒课堂活力;还应注重反思总结,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猜你喜欢驱动教学法原则系统装驱动一键能搞定电脑爱好者(2019年6期)2019-10-30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5-28“有向开放”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应用——以部编版七上《学习伴成长》课堂教学为例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5-28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2期)2019-05-28惹人喜爱的原则(二)知识窗(2010年9期)2010-05-14惹人喜爱的原则知识窗(2010年8期)2010-05-14How to Improve the English Learner’s Listening Drills科教新报·教育研究(2009年5期)2009-09-02五款驱动管理软件横评电脑爱好者(2009年13期)2009-07-07原则与原则上杂文选刊(2008年5期)2008-05-14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策略 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