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

“师之蕴”课例研修提升教学设计能力的方法解读

2021-12-29 12:01:05教学设计
关景双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的基本教学素养之一,“师之蕴:目标贯通的教学设计”方法是“课例研修提升教学设

关景双

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的基本教学素养之一,“师之蕴:目标贯通的教学设计”方法是“课例研修提升教学设计能力”的实操经验。课例研修的成果表征:一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用来上课的;
二是课例报告,课例报告是用来讲上课的。教学设计与课例报告是教师专业化素养的表征,是教师境界及教学经验的课例实证。

“师之蕴:目标贯通的教学设计”包容六大要素。

一、课例主题

课文有标题,为什么教学还要有主题?因为课文就是学习语文知识及素养的例子,主题就是指一类文体知识(如散文读写的《背影》学习课堂)、一类素养(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知识(如散文语言《背影》学习课堂)、一类语文知识(散文插叙《背影》学习课堂),一类文学母题(读懂父爱《背影》学习课堂),这“类”知识就是“三维目标”“用教材教”。课堂亦是师生历练语文能力的例子,故而叫“主题课例教学”,指向“学一篇知一类”的教学价值。若要提升课堂绩效,“这一篇”要成为“全篇梳理,全课教透”的“全文教学”。教学素养就是在解读课文与实操课堂中循证历练,在课堂观评与课例写作中实证筛选。

二、观课要点

观察要点要根据“为学而教”“目标贯通”“全文教学”等主题拟定并解读,是教师备课、上课、观课、评课、说课、写课的思路抓手,是寻找有效方法与模式的着眼点,目的是引领教师聚焦课文与课堂,看有要点、研有要领、改有抓手,实现教师在课堂中成长,教学在改进中成熟。渐渐实现明白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教师依据观察要点,运用“批注设计”观评写课,学期末装订,作为教师听课考核的依据。

三、文本解读

传统教案看不出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师之蕴”编排名家观点,梳理出解读思想:经典文本的结构并不是单层次的,有着待发现的特质;
基于教学解读出合宜的内容;
圈点出符合学情的课时目标……解读是语文教师必修课,是一生必须修炼不止的看家本领。教师解读的功夫直接影响学生兴趣与课堂绩效。“师之蕴”研习孙绍振教授的解读方法逻辑,概括为“解读内涵三层次法”:显性内容、隐性意脉、深邃主旨。“师之蕴”实做课例梳理出“圈点三维目标法”:确定第一维知识与技能,看篇章语段句的“语修逻文”知识;
确定第二维过程与方法,看知识生成和师生认知互动过程;
确定第三维情感态度价值观,看单元主题、文题、文脉、文眼。即“一维看文,二维看学,三维看人”。语文教师细读教材、背熟课文、通透文本就是境界。

四、学情分析

课标新编、教材统编,学情不同,所学各异。“解读内涵三层次法”解读这一课文里有什么,“圈点目标三维度法”圈点这一课时能学什么。而且同一篇课文,阅读教学、作文举例、复习盘点、自读巩固等,所学亦不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才是学情专家,把握学情定课时目标,才能把握教学的针对性,考量教师因材施教的能力。文本内涵显性内容学生一望而知,不需要教;
教师要从隐性意脉和深邃主旨教起,考验教师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的能力。

五、目标确定

教师实施新教材特别关注单元目标,分解到课(全)文教学目标,再落实到课时目标。单元导语说明人文主题与语文素养“双线组元”目标。目标确定需要五点关注:关注这一学段的课标要求;
关注这一册教材编写特点;
关注这一单元主题与素养;
关注这一篇课文内涵特质;
关注这一班学情接受能力。“三维目标”由第一二维确定教学重点,这是学科工具性知识,课堂必须落实;
第三维确定教学难点,这是学科人文性知识,当堂未必解决。重难点标注目标后边,把握目标双对应,目标贯通环节,教师上课就能心怀目標、环环达标。

六、环节贯通

目前语文教学基本是“问碎文本”“刷课文式”教学。“师之蕴”认为:读出三层内涵,是阅读教学;
还原三层内涵,是写作教学。

课文是学习读写的例子,课堂是示学示教的例子。倡导主题课例教学:围绕课例主题牵动课文示学、贯通课堂示教的“学一篇知一类”语文学习。贯通课型有二:“一维一点”主线贯通,主线就是三维目标最适宜学习之维度、之知识点,围绕“这一维、这一点”贯通“这一篇”;
“文体要素”全线贯通,全线就是把握课文体式之维度、之知识点,围绕“这一篇”贯通“这一类”。

课时目标贯通课堂,目标对应环节。基本环节:猜读文题、速读知意、默读通脉、选读透法、品读悟旨、拓读达类,文路就是学路,文本谋篇结构就是学的逻辑,课时目标与环节统一排序,这样才能把课文学完整、学通透,最后依据课时目标,结合板书,引导学生建构所学知识。课堂要探索“三位一体”的教学课型环节,渐渐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尝试一课“三位一体”的教学环节逻辑,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深度学习的能力。

课堂环节双维表述,前一句“怎么学”,后一句“学什么”,这两维度都是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目标。所谓以学定教,把握“以学”是否从自读自疑、课堂生疑、朗读语感、说明理解、议论观点、方法运用把握预学先学情况;
“定教”是否教方法、教要素、教思考、教追问、教联系、教分析、教概括等。

“师之蕴”培育教师的路径就是“上好课、讲上课、写上课”。“写”被“师之蕴”称为“用笔说话”,即教师将解读、教学、研讨、反思的四步“学—做—行—思”写出来。“写”的前提是课堂观察与反思,“写”是师者积蕴的必由之路,这是以往忽略的环节。好老师都是上课上出来的,写课写出来的,读书读出来的。

“师之蕴”提倡“批注设计的观课范式”。课后,教师根据观察要点,说课、评课、写课,附在“教学设计”后,就成了课例报告。或者说,“教学设计”是脚本,课堂师生互动是实证,整理出来就是课例。

七、执教反思

得失都是经验,成败都是风景。教师最困惑的事情是:感觉似乎心中有,表达却是口中无;
日常课堂能操作,研修对话说不清。教师最难受的,听得似乎懂,做得很丰富,就是说不出、写不好。做课例的支撑点:会的做做,做的写写。

上课要依据课例主题关键词与观察要点,如“师之蕴:为学而教的主题课例教学”观察要点:1.语文素养,课时目标具体化;
2.先学后教,课堂环节对应性;
3.以学定教,师生互动启发性;
4.少教多学,自主建构有效性。反思是为了教学改进、师者进步。改造、营造教育生态是教师成长的根本路径。第二次公开课堂教学后,才能感受进步。课例证明,教师专业方法来自实作式的、批判式的、情境化的、动态感的、众筹式的、人本化的思维。教师实作、做实课堂,才能“越做越知道,越写越智慧,越讲越明白”。所以,教师研修行动的轨迹可以概括为:预学人家的方法—实做自己的课堂—写作体悟的课例。

八、领衔点评或者同伴评论

课堂,教学生学,更是研师者教。教师专业成长无法替代,必须亲历亲为课堂现场,亲身感受评论现场。自己走出或者离脚步最近的经验才是自己的底蕴。“批注设计的观课范式”要做到:课前批注,熟悉设计;
课中批注,思考达成;
课后批注,评论得失。说写思路要做到:概括观点、阐释说明、举证分析。“评学论教的教研流程”要做到:分组观察、梳理得失、小组讨论、执教说课、大组交流,最后必须笔触盘点方法,用笔说话举证梳理。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有观察点观察、有实证性筛选、有方法地建议、有逻辑地梳理、有诗意地表达、有主题地写作。研修经验是自己经历的体验,是经过结果验证的有效方法。

总之,实操课堂,需要方法和机智;
看懂课堂,需要心境和眼光。评论课堂;
需要胸怀和睿智;
抒写课堂,才能感知愉悦和幸福。

猜你喜欢课例目标素养兴趣与爱好疯狂英语·爱英语(2021年8期)2021-09-17让数学实验自然融入常态教学——一则“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课例的思考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0年2期)2020-05-28落实核心素养须守住“源头活水”——核心素养视阈下数学概念教学的思考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5-28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湖南教育·C版(2018年10期)2018-10-22课例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年1期)2018-05-10追本溯源提升素养理科考试研究·高中(2017年7期)2017-11-04课例: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速读·中旬(2016年6期)2016-06-14课例.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体育教学(2009年6期)2009-07-19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中学英语之友·上(2008年2期)2008-04-01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中学英语之友·上(2008年2期)2008-04-01

推荐访问:研修 教学设计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