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

“读”“赏”交融下的国学经典教学

2022-01-09 11:31:48教学设计
经典诵读,顾名思义,当以诵读为主要展现形式,但又不能局限于读,同时也是需要赏析,更需要审美。从一般意

经典诵读,顾名思义,当以诵读为主要展现形式,但又不能局限于读,同时也是需要赏析,更需要审美。从一般意义上看,国学经典需要以鲜明的诵读为明线,以蕴藏的赏析为暗线,架构了板块清晰、螺旋上升的课堂结构,引领学生以审美的视角,通过诵读与赏析的融通,在经典中走了一个来回。

一、多种形式朗读,读出经典的魅力

1.消除障碍,为正确而读。从学情来看,国学经典的文字和言语形式,与当下的表达习惯、语言规范,有着较大的差异,很多冷僻的生字,即便是初中生也难以读准、理解。扫清障碍,确保正确朗读,必不可少。比如这篇《蒹葭》,作为文言文,篇幅不算短,但其结构反复、句式整饬,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朗读指导策略:

【策略一】归类。将学生容易读错、难以理解的生字,置放在相仿的语言结构下,集中呈现:水之湄、水之涘、水之坻、水之沚。鼓励学生找出规律、形成结构认知,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策略二】猜测。语言审美从来都不应该是机械的接受,而需要激活学生内在认知,用思维去亲近、用心灵去感触。在找出规律之后,教师鼓励学生借助偏旁和生活经验进行猜测,充分调动学生的审美思维,在脑海中呈现出文字描述的画面,相机明确:“水之湄、水之涘”,表示“水边”之意;“水之坻、水之沚”,表示“水中沙洲”。利用言语形式,帮助学生消除障碍,不仅提升了识字效率,同时将国学经典的言语之美提前铺垫,悄然间,埋下了言语素养的种子。

2.示范引领,为有味而读。《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诗歌,诗的韵味十分浓郁,在朗读正确的基础上,就需要读出诗歌独有的韵味。为了让学生感受独特的语言之美,教师可以运用诵读符号,通过自身的示范朗读,引导学生在聆听诗歌音韵中,积极探寻诗歌独有的节奏和韵律。“小横线”表示声音的延长,“小竖线”表示短促有力,“小于号”表示加重延长。这一指导学生诵读经典的支架,也非源自于教师的直接告知,是学生在倾听和发现中所得,以自身的思维积极参与,最终得出的方法。

这一过程,对于学生后续借助符号,展开自主性诵读练习至关重要。学生诵读着,体悟着,对比着……整个过程,借助于符号在不断调整、不断深化。随着教师指名朗读、相机点拨,学生的语气逐步放缓,语调逐渐柔和,慢慢地,将自己的身心全部浸润在诗歌柔美的音韵之美中。

3.深入探寻,为有境而读。《诗经》是较早的文学语言,开启了诗歌委婉、含蓄的表达特质。诗人并不会将意欲展现的主题和要义,和盘托出,而是寄托在相应的事物之中,娓娓道来。从国学经典审美的视角来看,诵读就不能停留在其表层意思中,而要深入诗歌的内在意境,读出自己的感知与体验。

在对诗歌中“伊人”的意象进行了多维解读之后,徐老师再次将诵读作为重头戏,以不同的形式,将诵读推向了审美的全新境界。

【第一层次】听不同形式的读,赏诗歌的音律之美

教师根据《蒹葭》的三个层次,分别选择了三种不同的吟诵音频:一种稳重温和,一种轻快放松,一种是吟唱。不同形式的示范,让学生在感受诗歌之美的同时,更为他们选择诵读方式提供了支撑。

【第二层次】展多元理解的读,赏诗歌的个性之美

有的孩子选择吟诵,将自己心中的“伊人”,通过个性化的形式,展现了出来,或快或慢,或轻或柔;有的学生选择吟唱,依托自身解读率性哼出了自己的旋律,有的直接套用匹配的歌曲旋律,将诗歌唱出来。

【第三层次】设不同情境的读,赏诗歌的丰富之美

经典的魅力在于,其核心价值归旨不会局限在固定的空间和逼仄的世界之中,将其置放在不同的情境下,都能够体悟出不同的价值意蕴。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原始认知,对于经典的审美,也就有着不同的维度和视角,所形成的审美体验自然就完全不同。

纵观这样的设置,读,无处不在,贯穿始末;读,并不重复,各有形式;读,层层递进,循序渐进……

二、多种层级赏析,赏经典的精彩

1.理解内容,赏文本之意。整首诗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的结构相似,教师可以扶着学生揣摩出第一部分大意之后,对学生略显凌乱的语言进行调整:

芦苇茂密水边长,深秋白露结成霜。

我思念的那个人,就在深水哪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崎岖又漫长。

顺流而下去追寻,仿佛就在水中央。

在学生原生态表达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语言的这一提升和规整,触发了学生语言的生长,从古体诗到现代诗的转化,始终将学生的认知,浸润在诗歌独有的美学意境之中。随后,教师借助诗歌独特的反复结构,将后面两部分内容的理解,设置在规整之后的语言模块中,进行适度微调。这种迁移式的语言训练,既减少了不必要的信息干扰,也是对学生理解后语言呈现的锤炼。在古体诗和现代诗之间切换,诗歌之美,一直萦绕着学生的思绪。

2.关照自我,赏内心体验。真正的经典之美,其核心价值不仅在于文本表达了什么还在于表达的内容,对于学生自我有着怎样的烛照?教师要将学生从一个客观的阅读者,转变成为积极的主观体验者,让经典之美,在孩子的意识深处生根,结出属于他“这一个”的独特果实。比如学生对于《蒹葭》中“伊人”这一审美意象的感知,教师设置了这样的审美赏析引导:

【第一层】理解后生发美,朗读中赏析文本维次的“伊人”。诗歌并没有对“伊人”作直接描写,但学生似乎对“伊人”并不陌生,他们从诗歌渲染的画面和情境中,抽离出信息进行再加工,创造出他们认为作者意欲展現的那个“伊人”。教师智慧地将学生的答案进行了分类:

外貌类:闭月羞花、花容月貌

气质类:温文尔雅、亭亭玉立

才华类:富有才华,知书达理

这些词语并不是源自于诗歌,而是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后,对“伊人”形象审美的高度提炼。即便是较低层级,却是学生最原始、最真实的审美质态,理应得到老师的尊重和呵护。

【第二层】移情后体验美,悟读中赏析本我维次的“伊人”。教师将“伊人”的形象投向学生的生活,从自己的班级中、生活中,找一找你心中的“伊人”。从书本到生活,看似理解维度的变化,其背后的本质却是学生对文本意蕴审美视角的转化,学生从阅读诗歌感知美,转变成为从生活中寻找美,寻找与诗歌意象相匹配的美。

【第三层】升华后质变美,品读中赏析文化维次的“伊人”。如果说文本中的“伊人”,是他人眼中的美,那生活中的“伊人”,则属于学生心中的美。儿童母语审美,是否就应该止步于此呢?答案是否定的。从“他”到“我”,是视角地平移和转变,并没有在“质”上,形成层级地提升。不同的状态、不同的情境、不同的视角,对“伊人”的解读,是完全不同的。经典形象的多维性、意蕴的丰富性,更决定了国学经典的感知,决不能停留在固化的维度和层面上。教师作为点拨者,此时就需要帮助学生在固有认知中,打开一扇门。

教师可以为学生补充了《诗沈》和《诗小序》,对《蒹葭》“伊人”形象的解读:

“……士之在周者,人间其在水中央,而不可得也。”——《诗沈》

“《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诗小序》

分别让学生了解:《诗沈》和《诗小序》,分别将《蒹葭》“伊人”的形象,解读为“士”与“周礼”。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最终将“伊人”定位于:一切值得追求的美好事物……

由此,学生的审美思维被打开,心中的理想、游子眼中的故乡、学习的目标……原来那些看得到、摸不着的虚无缥缈的东西,都可以成为“伊人”,将一切美好,都自然地根植在自己的心田和意识深处。

3.链接资源,赏诗歌意境。国学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其是多元的,更是相通的。对于诗歌意境的赏析,需要以母语为核心,也需要借助于多种策略和手段支撑。

教学这首《蒹葭》,教师可以先后运用由琼瑶改编的歌曲《在水一方》。开课伊始,教师没有介绍,不着渲染,任凭邓丽君唱出的旋律,在课堂中流淌,形成未成曲调先有情之境。当歌曲停止,学生走进文本,一种似曾相识的美,似是故人一般,朝着学生款款而来。课尾,学生已经对文本的内容、情感、意蕴和美感,形成了深入的感知,此处再用这首歌曲,教师不能让学生停留在听听而已的层面上,而是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对诗歌美感元素的体验所得,构建了一个极具思维张力话题:你觉得诗歌中哪一句话,可以作为这首歌的题目?这样设计将学生的审美思维,伸向更广阔的天地,形成共情,然后再反刍、融合,在量变中触发审美认知上的质变。

经典诵读,要诵读,更要赏析。因此,经典诵读课文的朗读和赏析,应该相互缠绕、交织,用“读”将“美”开掘出来,再用“賞”沉浸到“美”中去。如此一来,读读赏赏、赏赏读读,经典中蕴藏的美,顺其自然、大道无痕地走进了每个学生流淌的血液之中。

朱彩月,江苏省启东市滨海实验学校教师。

猜你喜欢伊人国学赏析长相思·相思东坡赤壁诗词(2021年4期)2021-09-05流水散文诗世界(2020年11期)2020-12-14书画作品赏析养生大世界(2020年4期)2020-05-03画作赏析小天使·六年级语数英综合(2019年10期)2019-11-09伊水伊人当代音乐(2019年5期)2019-06-11踏莎行·留守妇东坡赤壁诗词(2018年3期)2018-07-16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中国漫画(2016年3期)2016-06-20趣味国学学苑创造·C版(2014年11期)2014-10-23众说“国学”内蒙古教育·综合版(2014年11期)2014-10-21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新东方英语(2014年1期)2014-01-07

推荐访问:交融 国学 教学